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8-18 訪問人數(shù):1211 字號: T T

7月28日,常德出現(xiàn)首例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后,常德市第一中醫(yī)醫(yī)院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統(tǒng)一部署安排,立即啟動應急預案,召開專題會議,科學研判分析,全院上下聞令而動、高效分組、明確分工,動員廣大青年醫(yī)護工作者,第一時間組建“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”。
7月30日,應醫(yī)院號召,行政人員、青年醫(yī)生、規(guī)培醫(yī)生、實習護士們紛紛響應,他們放棄休假,踴躍報名,主動申請加入抗疫前線隊伍。由10余名青年護士長帶頭報名,不到2小時,醫(yī)院緊急成立了由80余名青年組成的“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”,參與到預檢分診、核酸采集、疫苗接種、“雙碼”核查等疫情防控工作中。
核酸采集青年突擊隊
護理人員正采集核酸樣本
“張開嘴,發(fā)‘啊’的音,頭稍微仰一點,放松,好嘞,戴好口罩。”這是醫(yī)院核酸檢測采集突擊隊的“口頭禪”。
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,核酸檢測人數(shù)激增、采集任務不斷加重。核酸檢測采集突擊隊的隊員們從清晨持續(xù)奮戰(zhàn)到夜幕降臨,雖然安排的是兩到四小時輪班,但大家都盡可能堅持工作時間長一些。
因長時間戴著手套操作,他們有的雙手酸麻,有的臉上被防護面罩勒出深深的壓痕,但都擋不住隊員們守護人民健康的決心。
急診科護士長楊曉梅,長期奔波于急診、發(fā)熱門診和黃碼人員核酸采集區(qū)。在高溫酷暑下,身形瘦小的她,暈倒在門禁通道卡點;也因忙碌顧不上洗澡,倒頭就睡。
神內二病區(qū)護士李璽子,在公休假期中主動請戰(zhàn),一直堅守在黃碼人員核酸采集區(qū)。她穿著嚴密的防護服,豆大的汗珠沿著臉頰流下,不大一會兒就將工作服浸濕。
護理部干事袁元的孩子還不到8個月,哺乳期的她卻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,進行人員調配,還親自穿上防護服采集核酸,每天都是加班加點,早出晚歸。
除了在本院進行核酸采集,隊員們還有外派采集任務。在常德卷煙廠,隊員們需完成2000余人次的核酸采集任務。
戶外高溫加上厚重的防護服,許多護士都出現(xiàn)中暑現(xiàn)象,兒科護士長彭娟摘下口罩,臉已悶成豬肝色。采集完成后,護士們脫掉防護服,汗水淌一地……
兒科護士長彭娟在為常德卷煙廠工人采集核酸樣本
隊員們在常德卷煙廠進行核酸采集
不僅是護理工作者,核酸采集青年突擊隊還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是以帥文昊、楊卓、謝文滔為代表的9名新進醫(yī)生及14名規(guī)培醫(yī)生。從7月29日至8月2日,連續(xù)5天,每天從早上7:00到晚上22:00,他們兩班倒進行綠碼、黃碼、紅碼人員的核酸檢測開單工作,高峰期曾開設10個檢測窗口,單次開單采集量達6000余人次。
醫(yī)生們?yōu)槭忻耖_單做核酸
8月5日清晨,暴雨來襲,很多常德市民健康碼一夜變黃,來院人員陡增。護理部主任聶含竹、干事申蕾,顧不上衣服已經濕透,堅持冒雨維護等候區(qū)秩序,為群眾撐雨傘、提醒防止滑倒等。連日來,護理部工作人員一直身先士卒,堅守在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各個崗位。
黨有號召,團有行動,黨旗所指,就是團旗所向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“疫”中,常德市第一中醫(yī)醫(yī)院青年突擊隊共有隊員98人,其中40歲以下隊員人數(shù)89人,他們日夜堅守,堅決服從指揮,嚴守工作紀律,用實際行動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,開展預檢分診、醫(yī)療救治、流調消殺、物資搬運等疫情防控應急志愿服務,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。他們用醫(yī)務工作者的責任、使命、擔當,筑起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