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發(fā)布時間:2015-10-28 訪問人數(shù):1473 字號: T T

“古月、謝晉、高秀敏、鄭培民、羅陽……甚至還有金正日?!边@些我們耳熟能詳?shù)拿秩縼碜砸环菘植赖摹八劳雒麊巍?,書寫名單的黑手便是急性心肌梗死?!斑@種疾病的突發(fā)性、隱匿性、致命性非常顯著,稍不能及時和有效救治,生命便無可挽回!”12月13日,記者來到市第一中醫(yī)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,該科主任楊模國教授將急性心肌梗死形象地比作“人體大地震”。所幸,在這位名醫(yī)手中,一種經(jīng)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開辟了“綠色通道”。
心臟對于人體的意義無需多言。它在每分每秒為人體其它器官提供新鮮血液的同時,自己的正常運轉也需要新鮮血液。心血管,就是心臟為自己提供能量的重要通道。一旦心血管堵塞、破裂或者出現(xiàn)其它病變,就會出現(xiàn)心肌梗死,人的生命將有可能戛然而止?!斑^去,只能通過藥物或者開胸手術,效果并不理想,少數(shù)病人還不幸死在了手術臺上?!睏钅榻B,剛從學校畢業(yè)時,他見過那樣的場景,心情一度郁悶不已。
2002年,楊模國進入中南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學位,主攻方向就是心血管疾病的新療法。2005年,學成歸來的他進入市一中醫(yī)院創(chuàng)建心血管內科,開始積極引入介入手術治療心血管疾病。楊模國介紹,這種手術是用導管將設備從患者手臂上的動脈血管進入,一直到達心血管,疏通血栓,用支架將血管支撐到合適大小,好比“打隧道”,為的是讓血液順利通過,從而使心臟恢復機能。這種手術快速、有效,而且不需要開胸、創(chuàng)傷小,患者恢復較快。不過,手術難度大、要求高,必須獲得國家衛(wèi)生部的審定和批準才有資格開展。市一中醫(yī)院于2008年獲準開展這項手術。當年3月29日,楊模國成功地完成了我市首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。整個手術過程患者都處于清醒狀態(tài),還能和醫(yī)生自由交談,確保了手術的準確性。手術結束后的第二天,患者就可下床走動了。
隨后,楊模國又繼續(xù)鉆研,獲得了介入治療冠心病、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資格,能同時具備這幾種介入手術資格的專家,在全國都不超過一千位。作為學科帶頭人,他還帶動科室多位技術骨干也掌握了介入手術技術。目前,全市僅有市一中醫(yī)院等兩家醫(yī)院具有介入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資質。每年,市一中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要做近500例介入手術,到目前為止成功率100%。
病無常形,醫(yī)亦無常勝。能保持這樣高的成功率,楊模國一方面是靠精湛的技術,另一方面卻又不僅僅是靠技術?!搬t(yī)生面對的不只是病,而是病人。”楊模國解釋,他在湘雅醫(yī)學院讀本科時,一些老專家就經(jīng)常告誡他們,病與人是不可分割的,醫(yī)生既要治病也要治人,要以仁愛的情懷,去發(fā)現(xiàn)并關照病人的一切情緒、愿望。在日后的診療中,他秉持這一精神,十分注重與病人的溝通交流,總是能化解病人的心理包袱,選擇恰當療法給病人想要的效果。
市城區(qū)退休干部曾大爺患有心絞痛,且頻繁發(fā)作,吃藥也控制不了。以至于他不敢乘坐飛機,就連遠在臺灣的女兒結婚、生子也不能前去探望。通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,楊模國證實他多支冠狀動脈嚴重堵塞,從而導致心肌嚴重供血不足,需要盡快手術。但曾大爺擔心自己上了手術臺就再也起不來,始終不肯接受手術。了解這一情況后,楊模國反復向患者解釋病理,一方面告訴他,如不手術終將危及生命;另一方面,通過許多成功案例,消除了患者的恐懼。最終,曾大爺同意接受介入手術?,F(xiàn)在,曾大爺每年都乘飛機前往臺灣探望女兒和外孫。
“我認為醫(yī)生有三種層次。”行醫(yī)20多年,楊模國總結出自己對這一職業(yè)的見解:“一種是書本醫(yī)生,就是說你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;其次,是技能醫(yī)生,就是說要有全面的診療能力,救治病人不慌神;而最好的醫(yī)生應該是技巧醫(yī)生,能通過經(jīng)驗的積累和自己的感悟,靈活運用各種技術滿足不同情況患者的需求。”正是憑著那份“技巧”,楊模國才不僅能直通患者心臟,還能直通患者心靈。